红茶制作工艺正山小种属

略立茶叶网

妹妹自家茶叶:15306000731微信同号

红茶制作工艺正山小种属

联系我们

正山小种红茶是中国福建省福鼎市特产之一,产于福鼎市凤凰山脉南段,属浓香型红茶。本文将介绍正山小种红茶的原料、制作工艺和品鉴方法。 一、原料 正山小种红茶采摘时选择二、三叶未展的新芽和其中含有一个嫩叶的芽头。采摘的新鲜叶子必须在当天处理,因为采摘后24小时,新鲜叶子便会变色失去鲜度。采摘后的茶叶叫做“毛茶”,即未经过加工的原始叶子。 二、制作工艺 正山小种红茶的制作可以分为采摘、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分类、精制、包装等步骤。 1. 萎凋 把采摘来的新鲜叶子放入通风设备中,使其在自然温度下缓慢变软,水分逐渐减少,达到软化的程度后,进入下一步揉捻。 2. 揉捻 揉捻是红茶制作的关键步骤。通过揉捻可以使叶片断裂,并释放出茶汁,利于后续红化与发酵。揉捻时,需要根据温度和湿度掌握好力度和时间,一般需要揉捻20-30分钟。 3. 发酵 发酵是让茶叶“红化”的过程。发酵时间长短对茶叶的品质影响非常大。正山小种红茶的发酵一般分为两次,第一次发酵时间约为2-3小时,第二次则周期长达3-4小时。极佳的制茶工艺技术就在于只让叶面展开进行有限发酵产生果香和焦糖香,不会让黄点展开首先形成青草气。 4. 干燥 将发酵后的茶叶放入烘箱中进行干燥,一般需要在200℃左右的高温下烘干,使茶叶中的水分蒸发。同时,烘干的过程中还需反复摇晃茶叶,以防止茶叶过度烘干,保留其香味和滋味。 5. 包装 经过以上加工的正山小种红茶,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和精制。通常在分类时,会根据茶叶的长度、形状和色泽进行精选。 三、品鉴方法 正山小种红茶的外观呈现出深红色、细弱的条形。汤色是红褐色,并有明显的芳香和浓郁的口感,入口甘醇回甜,带有一丝烟熏味。通过闻茶、看茶、品茶和尝茶四个方面进行评判。 闻茶时,将干茶放入杯中,靠近鼻子嗅闻。正山小种红茶的香气非常特殊,让人联想到露营的木柴火香。 看茶时,可以从茶叶的色泽和条索来判断质量,外观处理好果实、枝叶、黄点等三部分颜色呈现清晰分明并且美丽。 品茶时,选用盖碗茶具,取适量茶叶入盖碗,用80℃左右温度的75cc左右的水冲泡,浸泡3到5分钟左右,待茶叶展开,汤色呈鲜艳红色后即可喝上一口。正山小种的滋味浓郁醇厚,入口带着清爽淡雅的茶香。 尝茶时,将口中的茶汤轻吐出来,再咽回去,从而使整个口腔都充满茶味。正山小种红茶不但有独特的茶香和滋味,还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有机酸,对人体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总之,正山小种红茶的制作工艺要求严格,仅以手工和自然风干等传统工艺制作,其品质醇正、色泽艳丽、香气浓郁,是中国优质红茶的代表之一。